近日,葡萄牙球员德尔加多正式加入中国国籍,获得了居民身份证,民族一栏赫然写着“汉”,很多人不解这种神操作,为什么加入中国国籍就必须成为汉族?其实不然,加入中国国籍并不是必须成为汉族,在申报户口的时候,他还可以选择成为苗族、壮族、傣族、布依族甚至鄂伦春族,56个民族任何挑选,就是不能选择葡萄牙族或者葡萄族。
不过,一个朝鲜人加入中国国籍,可以填写朝鲜族,一个俄罗斯人加入中国国籍,可以填写俄罗斯族,这是因为中国正好也有这两个民族。但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个法国人加入中国国籍不能填写法兰西族,一个英国人加入中国国籍不能填写英格兰族,因为中国没有这些民族,以前没有,以后也不允许有。
很多人表示纳闷,难道我国就只有56朵花,不能多不能少吗?假如迁来一批印度人,就不能添加一个印度族吗?假如迁来一批马来人,就不能添加一个马来族吗?难道不是迁来多少人就有多少民族吗?不行,迁来再多的民族,也只能保持56个,不管你以前是啥族,迁过来就必须听我们的,只能选择做汉族或者其他55族。
做什么民族,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自己原有的民族身份说了算,来了这国,就是这国说了算。就问你服不服。
在这锅,只有“他们”认定的56个民族才是法定民族,言下之意,其他民族身份并未合法化,不被承认,如果你说“我不需要别人承认”,不,这事由不得你做主,说你是啥族就是啥族,你不认也得认。
宗教也是一样,尽管世界上宗教很多,但在这国只有五大宗教是合法的宗教,要信就信这五个,其他宗教就是信也只能心里信,不允许建活动场所,不允许搞宗教活动。
这些潜规则与我们平时的认知相悖,因为宗教、民族的界限和范围都是不断变化的,可以自然消长,宗教传入的多了,宗教的种类就自然多起来,外国人迁入的多了,民族的数量自然也多起来了。但是,多起来不要紧,再多的宗教,来到中国也只有五个选项;再多的民族,来到中国也只有56个选项。
中国到底有多少民族?清国和民国认为只有五族,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搞民族识别的时候,竟然冒出了四百多个民族。后来经过英明的决策,最后认定只有56个民族,即使56个,也比清国和民国的认知多出了十倍,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认知?
其实,尽管我们宣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大汉族国家。汉族占这个国家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多,而这还是疆土扩大之后的比例。如果按照明代的疆域,北边以长城为界,西边以嘉峪关为界,那么中国更是一个纯汉族的国家。
当然,过去并没有汉族这个概念,只有汉人这个概念,汉人就是华夏人,华夏人自以为居天地之中,所以自称中国、中华,而将偏远外邦之人称为蛮夷。起初的华夏仅限于华北一带,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向四周扩展,华夏人的疆域北到长城,南到岭南,西至嘉峪关,东至东海。这疆域不是固定的,有时候长城以外的辽东甚至朝鲜也曾纳入过华夏,汉唐两朝也曾在西域设过办事处。然而,更多的时候,华夏人的疆域局限在长城以南,越南以北,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华夏疆域之外,相继存在过匈奴、蒙古、突厥、回鹘、女真、满洲、吐蕃、鲜卑、契丹等诸多民族,这些民族有时候与华夏对峙冲突,有时候互通有无,有时候相安无事,有时候大举南下。华夏人对待外邦人,有时候战争,有时候和平,有时候结亲嫁女,有时候举国沦陷。华夏人夺过胭脂山,也献过王昭君,有过五胡乱华,也有过靖康之耻,打通过河西走廊,也遭遇过嘉定屠城。
在华夏与外邦人的接触中,一大批外邦人融入到华夏人之中,失去了原有的语言、服饰、姓氏、文化等民族特征,成为了华夏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汉人。五胡乱华,北方汉人融入了胡人的血液,衣冠南渡,南方越人掺杂了汉人的血液。从某种程度上说,北方汉人是胡人与留守北方的汉人的混血,而南方汉人则是南迁汉人与越人的混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南北汉人在体格、长相、语言、文化上,有明显的差异,但大体上仍被视为一个族群,也就是华夏人。
华夏还是个文化概念,在华夏人的意识中,外邦“蛮夷”之民一旦定居中国,读圣人书,学习礼仪教化,就可以脱离蛮夷,而归附华夏。历史上鲜卑人正是主动改汉姓,说汉语,而融入到汉人之中的,除此之外,匈奴羯羝羌,女真契丹粟特回鹘吐蕃,乃至术忽罗马大食,波斯突厥回回,一拨拨来自外邦的胡人、番人、蛮人定居中土,娶汉女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最后融入在华夏之中,从而华夷不辨。
华夏人是自称,汉人是他称,尽管“汉人”的概念始于刘邦,但华夏人并不自称汉人。正像中亚人称呼华夏人为“黑达耶”(契丹人)一样,华夏人从不称呼自己为契丹。同样,当外族沿用“汉人”这个称呼来对待华夏人的时候,华夏人自己并不称自己为汉人,因为汉朝已经灭亡了几百年了。汉朝人自称汉人有情可原,那么唐朝人不该称为唐人,宋朝人不该称为宋人吗?为何只有汉人的称呼延续下去?大抵是汉朝和匈奴的对峙,使汉朝人名扬漠北,使匈奴等民族记住了汉这个名字,所以即使后来汉朝灭亡了,但其后的蒙古人仍然沿用了这个称呼,他们将国民分为四类:蒙古、色目、汉人、南人。金吉堂先生指出“北人把金人占领区的中国人称为汉人”,回民也把外教人称为汉人,这是因为他们“盖仍存旧俗”。(《中国回教史研究》)
但此时华夏人仍然并不以汉人自称,仍以中华自称。朱元璋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赶走了蒙古侵略者,恢复了华夏人的统治。
历三百年,闯贼占领北京,崇祯万岁山自缢,吴三桂冲发一怒为红颜,清军入关占领中国,中国再次沦陷,华夏全境成为清国的殖民地。清国在占领华夏的同时,也占领了蒙古、新姜、吐蕃,构成了大清国的五大板块:满洲、蒙古、回疆、吐蕃、中国。
后金人,也就是清,沿袭了金人和蒙古人对中国人的称呼,将华夏人称为汉人,于是有了满汉之分。随着留日的清国留学生的增多,西方民族概念引入华夏。1905年之后的留日学生,多以汉人之名唤起民族解放运动,要求赶走清国统治者,建立纯汉人国家。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的理念,这里的中华显然不包括满人,如果满人也是中华,那就成了“驱除中华,恢复中华”了,武昌起义代表了华夏民族的诉求,起义的旗帜上有十八颗星,这十八颗星代表着中国本部十八个汉族省份。
经过谈判,清帝退位,仍居紫禁城,中华民国定都北京,继承清国留下的五大板块,这就是所谓的五族共和。这时候的中华民国,由最初的汉人国家,变成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同组成的国家。而中华民族的提法也应运而生,被要求用来指五大民族,而不再专治华夏人,也就是汉人了。
严格的说,中华民族仅指汉人,蒙古族与蒙古国人同属蒙古民族,维吾尔属突厥民族,朝鲜族属朝鲜民族,俄罗斯族属俄罗斯民族,满人属满洲民族,他们从未被当过中华民族,如果蒙古族是中华民族,那么蒙古人民共和国岂不是可以置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朝鲜族是中华民族,那么朝鲜劳动党岂不可以称为中华劳动党?
中华、华夏一直是汉人的自称,而非其他民族的自称,尽管汉人的疆域扩大了,但华夏民族并未扩大,中国仍然是以汉人为主体民族,加上突厥、蒙古、满洲、藏等四大民族构成的一个国家。
这五大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怎么冒出了五十六个呢?这与我国的民族政策导向有直接关系。由于当时新生的苏维埃为了反对中华民国的民族主义,将国民党定性为大汉族主义,他们反对五族共和,而是强调五族分离,在这一理念的驱使之下,外蒙脱离中国之后,我党就发布贺电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为了彰显自己的一视同仁,在其宪法中强调各民族平等,都有权建立独立国家或者与苏维埃组成联邦国家。“中国苏维埃政权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权,一直承认到各弱小民族有同中国脱离,自己成立独立的国家的权利。蒙古,回,藏,苗,黎,高丽人等,凡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他们有完全自决权:加入或脱离中国苏维埃联邦,或建立自己的自治区域。 ”(《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十四条)
那时候,蒙古成立了蒙古国,东北成立了满洲国,西北成立了东土国,西南成立了西昌国,五族共和支离破碎,岌岌可危,国将不国,然而,红军到达延安之后,积极策划成立回回国:“我们对回民的基本口号应当是回民自决,回民自治,成立回民自决的政府和回族人民共和国。”(《我党历年来民族政策资料汇编》)
回民的立国依据是什么?苏维埃宪法倡导各民族都有权利独立建国,回民是一个民族吗?回民只是回教教民,回教教民有各族人群,新姜有突厥回民,旧称缠回,内地有华夏回民,又称汉回,另外还有部分蒙回臧回满回,分属蒙古族藏族满族,他们虽然都信回教,但岂能因信一教就成一族?难道因为信了回教,突厥人就能和汉人一族吗?显然大谬也。有人拿五族共和说事,然而五族之中的回族是指的新姜突厥人,因为清国将新姜称为回疆,当地原住民畏兀儿古称回鹘,所以所以将回疆之回鹘回教徒称为回族,至于内地回教徒则历来被视为华夏人也就是汉人,从未被视为外邦人,国父中山先生说过:回教虽众,大多汉人。可谓一语中的。
但由于内地回教徒自称回民,有时候容易与回疆之回族混淆,民族发明者偷换概念,声称内地回民不属于华夏汉人,而是外来人口,因此当另立一族,乃至另立一国。
这种论调颇能吸引部分回教傻帽,例如兰州郭南浦就鼓吹回民不是华夏汉人,公然支持回民分裂祖国。1941年春,白崇禧在兰州斥责他说:“先生为何尽做不利于民国、分裂国家的事情?”郭反问:“何以为凭?”白回答:“老先生到处宣传,聚众上书,要政府承认‘回教’为回族,确立他们的合法地位,这难道利于民国?”进而质问郭:“我们自身教是信仰‘回教’之汉人,郭先生却一再要争取当回族,其意何在?”然而,郭南浦回答的理由竟然是自己的皮肤比较白,所以不是汉人。
诚然,华夏回教徒之中,有外来民族的融入,尤其元代花剌子模等中亚人口迁居中国,然而他们像匈奴鲜卑羯羝羌一样,来到中国娶汉女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很快汉化为华夏汉人,纵然他们的后裔或多或少的保留一些外来血统,然而这并不是脱离华夏的理由,华夏人融入了各种外来血统,粟特突厥甚至罗马犹太,都曾融入华夏之中,如果都以百分之零点几的外来血统为由脱离华夏另成一族,岂不人人都找到了独立的根据?
有人强调回民不属于汉人,理由是不祭黄帝,不烧纸钱,不吃猪肉,然而这些都是宗教特征,一旦不信宗教,和其他汉人无异。基督教也不祭黄帝,不烧纸钱,难道因此就能另立一族?
历史上,汉地回教徒一直被视为华夏汉人,马雪峰老师所著《从教门到民族》一书中指出,云南地方志有关人群的分类中,穆斯林多被“视同汉人”,民国回教大员如白崇禧马鸿逵以及著名学者傅统先等也都认为回教徒为炎黄子孙,为信仰伊斯兰之汉人。史学家白寿彝也认为回民与汉人仅为宗教之区别,穆斯林民间也常常使用回汉两教一词,从没有回汉两族一说。仅有延安当局极力倡导回族并非华夏汉人一说,但其动机已经水落石出,浮出水面。
建政之后,这国沿袭了苏维埃的民族政策,极力构建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凸显新中国为各民族大团结的郑腐,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大规模的民族识别,一时间有四百多个民族冒了出来。经过一番识别之后,最终确认了56个民族为钦定之族。在这种思维定势的指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用56朵鲜花来描绘一幅繁花似锦的和谐画面。
正如罗马皇帝从七十多部福音书中钦定了四部福音一样,我们从四百多个民族之中钦定了56个法定民族,一个不能再多,一个不能再少,从此,我们都有了被赋予的民族身份,谁也无法自主认定,自由选择。
华夏人-汉人称为汉族,蒙古人成为蒙古族,满人成为满族,藏人成为藏族,突厥几大分支成为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族,信佛教的回鹘人成为裕固族,僮人被分为壮族、布依族,当然了,华夏人因信回教,则被弄成了回族。
民族界定是不科学不严谨的,比如回族不符合斯大林的四个共同点,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却被硬生生捣鼓出来。而本来他们与华夏人拥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姓氏共同文字等诸多共同民族特征,却硬生生被割裂成两族,被剥夺了华夏人(汉人)身份。
且不说元代有部分回回人东迁入华,他们的后裔早已华化(汉化)为华夏汉人,然而他们的汉人特征却被无视。更有土生土长的孔子后代,也因为信了回教而不能再做汉人。大湾头张姓回民,也因信了回教而不能再做汉人。除此之外,姓孙的,姓刘的,姓赵的,姓王的,都因信了回教而被剥夺汉人身份,成为所谓的回族。当然,还有姓金的满人,因信了回教,也被划入回族之内。
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回族的,东乡人一直自视为回民,但因为政策来了,于是东乡县回民自成一族,于是回民大阿訇马果园成了东乡族,积石山孔子后代,竟然成了保安族。
让你当啥族你就当啥族,由于当初与以色列交恶,开封犹太人的民族诉求被驳回,不得填写犹太族,只能选择加入回族或者汉族,于是不少犹太人报了回族户口。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群体比如穿青人、摩梭人不被承认,而客家人虽然人数众多,但因为叶剑英是客家人,他不愿屈居少数民族,于是这个庞大的群体只有充当汉族。
56朵鲜花,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其实也就是五大民族,华夏(也就是汉人)、突厥各支系、藏人(羌、土等在内)、蒙古人、满人(包括通古斯各支系),至于南方的苗、瑶、壮、土家等族,历史上被当做华夏之外的蛮夷,实则均为华夏之部族。除此之外,还有傣(泰),朝鲜、俄罗斯等个别跨境民族,充其量也就一二十个民族而已。
至于回教教民,则视民族特征分属突厥和华夏两大民族,突厥语回教徒,分属维吾尔、哈萨克等族,而汉语回教徒当属华夏人(汉人), “绝无独成一种民族之理。”(傅统先语)
当今回教徒对华夏一词并无排斥,唯独排斥汉人一词,这是由于他们天天被洗脑,如此几十年,用宗教特征错当民族区别,或者用皮肤较白、鼻梁较直、头发较卷等一丁点似是而非的外来痕迹,否定自己的汉人特征,将汉人不当同胞而当成异族,岂不知华夏原本指的就是汉人,不指汉人难不成指的是蒙人藏人满人?
有人连篇累牍地复制粘贴,弄些御用的“回族”学者的伪历史混淆视听,让很多人觉得回教徒自古不属华夏,与汉地汉胞水火不容,除了加深民族鸿沟,对伊斯兰百害而无一利。他们常常宣称什么郑和是回族,海瑞是回族,甚至白崇禧是回族,这就好比说穆圣是沙特人,李白是清朝人一样可笑。透过他们搞出来的迷魂阵,历史事实昭然若揭。
有的人对我恨之入骨,因为我总爱说真话。他们那点引以为豪的民族优越感让我给扒得一无是处,结果就对我由爱生恨。其实我没有做什么,无非是解构了历史,告诉他们和汉人原本血脉相连,同族同种,结果这令他们十分不爽,就用一连串的汉字否定他们绝不是汉人,甚至和汉人没有一丝毫的关系。
德尔加多作为一个葡萄牙族朋友,归附我大天朝之后被成为了汉族,由此可知,这国的民族理论建构该有多么奇葩,葡萄牙人都能化身汉族,那么犹太人化身回族,回鹘人化身裕固族,僚人化身布依族,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而我只是把这种不可能的可能,做一番品味罢了。
无花果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打赏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